鄭萬高鐵襄陽段年內(nèi)通車,
一個半小時到鄭州!
今天(8月26號),
襄陽之聲全媒體記者徐倩、井睿智
邀你共同體驗試乘之旅!
本次體驗路線為
建設中的東津高鐵站—向北行駛—唐河特大橋跨漢丹鐵路段—雙溝路基段—鄂豫省界—返程向南行駛—李家大山隧道—鄭萬高鐵漢江特大橋—再返回建設中的東津高鐵站
上午八點半,記者從建設中的襄陽東津站出發(fā), 搭乘軌道車前往鄂豫省界。
軌道車是高鐵建設過程中用于運送物料的小型工程車,時速最高在110公里/小時,站在軌道車內(nèi),盡管沒有高鐵的速度,但看著沿線的風景,也讓人心曠神怡。
透過車窗,沿途兩側農(nóng)田生機勃勃,樹木蔥郁,不遠處小樓屋舍,景色宜人。行駛在新鋪就的高鐵軌道上,感覺十分平穩(wěn)。
記者一行乘車一路向北,依次經(jīng)過東津一號特大橋、唐河特大橋跨漢丹鐵路段、雙溝路基段等建設節(jié)點。
一個小時左右,軌道車抵達湖北和河南交界處,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如果乘坐高鐵,從東津到這里只需要十分鐘。
從河南返程,軌道車經(jīng)過建設中的襄陽東津站,目前正在進行內(nèi)部裝修裝飾,預計十月份完工。
東津站建筑總規(guī)模約21.49萬平方米,總體高度50.4米, 綜合建筑65萬平米,站房面積超過8萬平方米,設計為9臺20線,其主體結構共有5層,分為地上3層、地下2層,從上至下依次為:高架候車層、站臺進站層、地面出站層、地下1層城市軌道站廳層、地下2層城市軌道站臺層。
值得一提的是,東津高鐵站的站臺外觀還融入了“一江兩岸,漢水之城”的襄陽地域和文化特征,不僅造型采用“束腰形”平面,還特意借助楚風建筑精髓“深出檐、高筑臺”的重要特征,以寬大的整體式屋檐勾勒輪廓線,形成擋風遮雨的空間。尤其是中間的采光帶,兼顧了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功能。
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鐵路交通和事業(yè)部副總 張丹介紹說:
我們中間的采光天窗層次非常復雜,首先,最上面一層采用的是最新的三銀真空玻璃,這個玻璃最顯著性能就是隔熱性非常強,比雙銀玻璃要強很多,這是我們選材上的突破,這個玻璃下面是結構空間網(wǎng)架層。網(wǎng)架層達到了4米到4米5,這個再下面我們采用了每個標準單元250寬500高的條形鋁單板,就是模擬出漢水波光粼粼的效果,兼具空間效果的同時,也給室內(nèi)中央地面進行了遮陽遮光的效果。條板縫隙中間又增加了一層穿孔鋁單板,一個作用是對上部結構和吊頂進行視線阻隔,第二個對中間的熱量和光照進行再一次阻擋,所以旅客在這里休息會感覺非常宜人舒適,這是我們站房綠色建筑方面的一個新的嘗試和突破。
列車繼續(xù)往南行駛,來到鄭萬高鐵漢江特大橋。
新建鄭州至萬州鐵路湖北段ZWZQ-4標段位于襄陽市境內(nèi),線路全長28.384km,主要構成為一座特大橋——漢江特大橋,橋長28.36km,主要工程量有6981根鉆孔灌注樁、828座墩臺身、755孔制架梁(三標架梁62孔)、20孔48m節(jié)段拼裝箱梁、4孔48m支架現(xiàn)澆箱梁、15聯(lián)連續(xù)梁、1聯(lián)(109+220+109)m連續(xù)剛構-拱、CRTSI型無砟道床56.8km。
漢江特大橋主橋設計為(109+220+109)m連續(xù)剛構-拱組合結構。預應力混凝土剛構為單箱雙室、變高度、變截面箱梁;220米啞鈴型鋼管混凝土拱設計矢高44米,拱軸線采用二次拋物線;全梁共配合設計了22組吊桿,吊桿順橋向間距9米,橫橋向間距12米。漢江特大橋主橋在中國設計時速350千米的鐵路鋼構拱橋中名列前茅。
鄭萬高鐵為西南地區(qū)至華中、華北地區(qū)的快速客運通道,線路全長818公里,線路設計運行速度350公里/小時。高鐵自河南鄭州起進入湖北省境,經(jīng)襄陽、南漳、???、神農(nóng)架林區(qū)、興山縣、恩施州巴東縣后,進入重慶市境內(nèi),經(jīng)巫山縣、奉節(jié)縣、云陽縣至萬州區(qū)接上渝萬城際鐵路。
鄭萬高鐵襄陽段所有軌道線路,信號,通信,接觸網(wǎng)的施工已經(jīng)全部結束,26號下午將實現(xiàn)送電,27號進行熱滑實驗,9月1號將進行聯(lián)調聯(lián)試。待東津高鐵站站內(nèi)施工結束后,今年12月底可正式開通運行,屆時,襄陽正式邁入高鐵時代,襄陽市民到鄭州只需要1個半小時,襄陽到北京只需四個多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