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要求,為統(tǒng)籌推進全市學校疫情防控和復學復課工作,經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綜合研判決定,現(xiàn)就有關工作安排通告如下:
1、全市普通高中高一、高二年級于7月10日復學。
2、八年級于7月1日復學。其中,有初中學校設為高考考點的縣(市、區(qū))、開發(fā)區(qū)和設為高考考點的市直初中學校八年級7月10日復學。
3、中職學校和技工學校非畢業(yè)年級、七年級、小學、幼兒園和特殊教育學校本學期不安排復學。
4、中職學校和技工學校非畢業(yè)年級、七年級、小學、幼兒園和特殊教育學校于7月4日放暑假;高一、高二和八年級暑期放假時間最遲不晚于7月底。
5、關于高校、校外合規(guī)教育培訓機構復學、放假和學校秋季開學等其它事宜按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要求執(zhí)行。
特此通告。
襄陽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
疫情防控指揮部
2020年6月24日

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锏闹笇б庖姟泛褪〗逃龔d關于做好2020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有關要求,結合襄陽實際,堅持“積極改革,穩(wěn)步推進,確保公平,力促均衡”的原則,確定2020年全市高中階段學校(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職業(yè)學校、技工學校等,下同)招生錄取實行統(tǒng)一平臺、統(tǒng)一管理。招生形式實行指標到校招生錄取、填報志愿招生錄取和特長生招生錄取三種形式。為做好2020年招生錄取工作,特制定此方案。
指標到校招生錄取是將省、市級示范高中一定比例的招生計劃指標分配到招生區(qū)域內的每一所初中學校,按照一定規(guī)則進行錄取。襄陽四中五中指標到校招生范圍為全市所有初中。襄陽四中五中兩校2020年總招生計劃的90%用于指標到校招生錄取,其中60%的指標面向市區(qū)(襄城、樊城、高新、東津)初中,40%的指標面向縣(市、襄州區(qū))初中,分別按各初中2020年中考報名人數所占比例分配到每一所初中學校。具體分配名額另文通知。襄陽一中三中指標到校招生范圍為襄陽市區(qū)所有初中。將襄陽一中三中兩校招生計劃70%的指標,按市區(qū)各初中2020年中考報名人數所占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學校,具體分配名額另文通知。各縣(市、區(qū))屬省、市級示范高中指標到校招生范圍為本縣(市、區(qū))所有初中。具體辦法,由各縣(市、區(qū))教育局確定。(3)必須是在籍在校應屆初中畢業(yè)生,即學籍在本校,且初一至初三年級三個學年均在本校學習(按照學籍管理規(guī)定正常轉學的學生除外,但轉入的學生在畢業(yè)初中學校連續(xù)就讀時間不得少于一學年)。凡符合指標到校招生錄取條件的學生均可填寫“襄陽市2020年省、市級示范高中指標到校招生錄取申請表”(見附件一),各初中學校對學生提交的申請進行審核公示一周后,于2020年6月25日上報到縣(市、區(qū))高中招生機構,各縣(市、區(qū))審核后匯總(匯總表見附件二),A4紙質表和Excel電子表一并于2020年6月29日報市高中招生機構。凡申請參加指標到校招生錄取的學生必須參加全市統(tǒng)一組織的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水平考試(中考),根據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分數構成情況及高中學校招生計劃,按照大多數初中學校能夠基本完成所分配名額的原則,分別劃定襄陽四中五中、襄陽一中三中指標到校招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再分初中學校從高分到低分擇優(yōu)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下丟失的指標調劑到區(qū)域內其他學校,從各區(qū)域已過指標到校招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但未被錄取的學生中從高分到低分擇優(yōu)錄取。襄陽四中五中和襄陽一中三中正式錄取的學生分別按照中考分數基本相等、性別基本平衡等原則,采取電腦派校方式隨機分配到襄陽四中或襄陽五中、襄陽一中或襄陽三中。各縣(市、區(qū))屬高中指標到校招生錄取辦法,由縣(市、區(qū))教育局確定,須報襄陽市教育局審批后,方可組織實施。未經市教育局審批擅自招收的學生,不得辦理錄取手續(xù)。指標到校招生錄取結果將在襄陽教育網(http://www.xfedu.cn)和“湖北省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統(tǒng)(http://gzjd.hubzs.com.cn)”上公布。招生期間,學生及家長均可登錄“信息系統(tǒng)”查詢各種形式的錄取狀態(tài)。指標到校招生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其他任何形式、任何學校的招生錄取,必須到錄取學校就讀,否則,取消普通高中錄取資格。未被錄取的考生均可參加其他形式和其他學校的招生錄取。填報志愿招生錄取是將招生學校一定比例的招生計劃,在一定區(qū)域內根據考生填報的志愿,按照平行志愿錄取規(guī)則進行錄取。1、襄陽四中、五中面向全市招生,襄陽四中五中兩校2020年總招生計劃的10%用于填報志愿招生錄取,按市區(qū)占60%,縣(市、襄州區(qū))占40%的比例,以及2020年各縣(市、區(qū))中考報名人數分配到各縣(市、區(qū))。市直其他普通高中面向市區(qū)招生,其招生計劃不作分解。2、各縣(市、區(qū))屬高中(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yè)學校、技工學校)在本縣(市、區(qū))范圍內招生,其招生計劃的分解,由各縣(市、區(qū))教育局確定。3、襄陽市區(qū)(襄城、樊城、東津及省市屬)內中等職業(yè)學校、技工學校面向全市招生,但在各縣(市、區(qū))招生數額分別限定在各縣(市、區(qū))中考總人數減去本地高中實際招生人數以內。各校具體招生名額待省教育廳2020年招生計劃下達后另文通知。1、2020年全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嚴格按考生志愿錄取。任何高中學校(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職業(yè)學校、技工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招收未按志愿錄取的應屆初中畢業(yè)生,不得招收或變相招收“借讀生”。任何考生必須在錄取學校就讀,否則,取消其錄取資格,不予注冊學籍。2、2020年普通高中招生和中等職業(yè)學校、技工學校招生均實行平行志愿?!?020年襄陽市普通高中招生考生志愿表》(附件三)設計了8個志愿,《2020年襄陽市中等職業(yè)學校、技工學校招生考生志愿表》(附件四)設計了12個志愿。2020年考生選報志愿時必須做到兩類志愿(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均要填報,而且填報時一定要做到兩個必須:必須盡量“填滿”志愿;必須有梯度地按照從優(yōu)良到一般的順序選報志愿,要將自己希望就讀的學校填報在前面。若一心一意就讀中等職業(yè)學校、技工學校的學生不能填報普通高中志愿。3、已被指標到校招生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填報志愿,必須到錄取學校就讀。4、考生志愿必須由考生自主選擇通過網上填報??忌仨氃谝?guī)定的時間內登錄“湖北省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統(tǒng)(http://gzjd.hubzs.com.cn)”填報志愿。網上填報志愿的具體時間、方法、程序以及注意事項等另文通知。5、考生填報志愿結束,網上志愿填報功能關閉后,各初中學校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打印出每位考生填報的“志愿表”(一式二份)。打印出的《志愿表》經考生和家長簽字后,由初中學校集中收回核對整理,一份裝入考生檔案,另一份按中考報名號從小號到大號的順序整理好,交到各縣(市、區(qū))高中招生機構,各縣(市、區(qū))和市直初中歸總后,交市高中招生機構。2020年填報志愿招生錄取實行“一平臺”、“兩優(yōu)先”、“三不準”的原則進行。即全市招生錄取統(tǒng)一由省招生平臺“湖北省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統(tǒng)”根據招生計劃、考生志愿、中考總分,分兩個批次進行錄取,即第一批次錄取普通高中,第二批次錄取中等職業(yè)學校、技工學校。兩個批次分別錄取時,分數高的學生優(yōu)先進入平臺錄取,同一個學生填報在前面的志愿優(yōu)先錄取。第一批次錄取的學生不再參加第二批次的錄取。全市錄取結束后,不準補錄,不準退錄,不準換錄。襄陽四中、五中填報志愿招生錄取實行資格線控制制度,低于襄陽四中、五中招生錄取資格線的考生不予錄取。統(tǒng)一平臺錄取結束后,各地、各校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集中辦理簽錄手續(xù)。考生檔案由市、縣(市、區(qū))教育局高中招生機構管理,各高中學校憑簽錄名冊提取考生檔案。襄陽戶籍在外地參加中考,需回襄陽就讀普通高中的學生,參加中考所在地普通高中錄取,并取得普通高中學籍后,可轉入襄陽相應的普通高中學校就讀。需回襄陽就讀中等職業(yè)學校、技工學校的學生,可到想要就讀的學校登記報名,學校考查認定后辦理相關錄取注冊手續(xù)。特長生招生是由招生學校根據自身辦學特色和辦學需求,單列一定比例的招生計劃,用于招收在體育、藝術、科技等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市、縣(市、區(qū))高中招生機構要加強特長生招生過程管理,要組織和監(jiān)控特長生的特長水平測試。特長水平測試成績和學業(yè)考試成績是特長生錄取的重要依據。2020年擬招收特長生的學校須于2020年6月29日前將方案報市教育局,經批準后實施。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招生機構和學校要實施高中招生“陽光工程”,保證高中招生過程公開、公平、公正。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向社會發(fā)布高中招生信息,做到招生政策、招生計劃、錄取標準、錄取結果、招生咨詢和投訴辦法、收費標準、違規(guī)處理結果“七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jiān)督。各地各校要加強招生工作規(guī)范管理,維護良好的招生秩序。各高中學校要嚴禁超計劃招生,嚴禁擅自組織招生,嚴禁誤導干涉考生填報志愿,嚴禁招收“三限生”、“借讀生”等,嚴禁招生過程中出現(xiàn)違規(guī)宣傳、有償招生和不文明招生行為。招生工作是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履行規(guī)范招生的主體責任,教育行政部門主 要負責人是規(guī)范招生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招生機構和學校校長是直接責任人,各地各校要認真抓好招生的各項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規(guī)范操作程序,嚴肅工作紀律。市、縣(市、區(qū))教育局要積極配合紀委監(jiān)委派駐機構加強對招生工作的監(jiān)督和檢查,從嚴從重查處違規(guī)招生行為。對工作不認真負責,造成不良后果,弄虛作假,違反招生政策和招生紀律的單位和個人要嚴格實行責任追究,確保招生工作順利進行。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湖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及《襄陽市教育局關于加強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20年擬建立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含民辦學校,下同)招生網絡信息管理系統(tǒng)(以下簡稱招生平臺),現(xiàn)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大會精神,深入推進依法治教,建立健全科學、明晰、便利的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制度,規(guī)范義務教育招生行為,促進教育公平,促進學校均衡發(fā)展,提高便民服務水平和效率,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全面推行“陽光招生”,廣泛宣傳招生政策,嚴格執(zhí)行招生紀律,自覺接受社會監(jiān)督。以方便廣大群眾為目的,科學合理設置各項工作流程,提供優(yōu)質、便捷、高效的服務。
落實《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的“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全市統(tǒng)一平臺,統(tǒng)一時間,統(tǒng)一部署,分縣(市、區(qū))組織實施。各縣(市、區(qū))在全市整體框架下,制定符合本地特點和實際的招生方案。
公辦學校均按就近劃片入學原則招生。各地要綜合考慮適齡兒童少年人數及分布、學校辦學規(guī)模、交通狀況等因素,采取單校劃片或多校劃片等方式,為每所公辦學校劃定服務片區(qū),確保各片區(qū)之間教育資源基本均衡;民辦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tǒng)一管理,其招生范圍由主管教育局根據相關規(guī)定和要求,結合當地實際確定。
全市義務教育學校都要嚴格遵守全面落實免試入學規(guī)定。任何學校不得通過考試選拔招生。民辦學校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時,試行電腦隨機搖號確定招生對象。
2020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一律通過平臺招生,平臺上的數據是各校注冊學籍、征訂教科書、撥付公用經費、落實資助政策唯一依據,任何學校和個人不得在平臺外招收新生。實行統(tǒng)一平臺招生是完善我市義務教育招生政策的改革項目,改革堅持循序漸進,各項工作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調整完善。
實行平臺招生,所有學校招收新生一律由平臺根據學生家長提供的申請信息,進行大數據比對,按劃片原則自動進行錄取,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因素,任何學校不得擅自招生,不得“掐尖”選拔招生,抑制“擇校熱”現(xiàn)象,讓免試入學落到實處。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實行計劃管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各學校(含民辦)辦學條件、師資狀況、班額要求等核批招生計劃,學校通過平臺嚴格按計劃招生,任何學校不得擅自突破計劃招生,控制大班額。通過平臺招生,統(tǒng)一招生時間,統(tǒng)一招生要求,統(tǒng)一招生條件等,任何學校不得擅自提前進行招生宣傳、預約登記、報名收費等與招生有關的活動,確保招生工作規(guī)范有序地進行。平臺招生在網絡上辦事,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辦理入學手續(xù)更加便捷。
開發(fā)建設全市義務教育統(tǒng)一的招生平臺,對接有關數據,完善公安部門戶籍數據(包括戶口簿、身份證、居住證等),房管部門房屋產權數據,衛(wèi)健部門新生兒出生數據,工商部門工商營業(yè)數據,人社部門社保繳納數據等,利用大數據比對技術 ,實行自動確認招生對象。各縣(市、區(qū))教育行政部門對所轄義務教育初中和小學劃片方案進行調整完善,劃片可實行一校一片區(qū)或多校一片區(qū),九年一貫制學校也可以實行小學對口直升初中等辦法,各地要根據政策延續(xù)性和常住人口變化、就學需求、辦學規(guī)模和就近上學的原則,確定每一所學校劃片方式和招生片區(qū),各地確定的劃片方案報同級政府審批和市教育局備案后對社會公布。2020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都必須按計劃招生,各校要根據服務范圍、辦學條件、師資狀況等因素向主管教育局申報招生計劃,由主管教育局調查核實審批,向社會公布。民辦學校在提交招生計劃申請時必須提供辦學資質以及校舍使用憑據,無辦學資質的學校一律不予審批計劃,不得招收新生。小學招收年滿6周歲的適齡兒童。初中招收小學畢業(yè)生。招收新生程序如下:公辦學校招收新生,先由學生及其家長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登錄“襄陽市義務教育招生平臺”,如實填寫申請信息。平臺根據申請信息進行錄取,錄取依據主要看“兩證”,即戶籍證(戶口本)和房產證。兒童少年及其法定監(jiān)護人的戶籍證信息確定在哪個縣(市、區(qū))就讀,兒童少年或法定監(jiān)護人的房產證信息確定在哪所學校就讀。平臺錄取規(guī)則是按批次依次進行,各縣(市、區(qū))教育局要根據國家、省、市有關義務教育入學規(guī)定,結合本地學校實際,在摸清轄區(qū)內生源戶籍及住房信息的基礎上,擬定若干個先后錄取批次要求和條件。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優(yōu)待對象,要按照相關政策規(guī)定制定相應的落實辦法。平臺對每一所公辦學校錄取時,系統(tǒng)根據申請人提供的身份、戶籍、房產等相關有效證件,運用大數據比對技術(公安部門數據比對戶口簿、身份證、居住證等,房管部門數據比對有無房產和房產權證的真?zhèn)危l(wèi)健部門數據比對出生年齡和法定監(jiān)護人信息,工商部門數據比對營業(yè)資質,人社部門數據比對社保繳納及務工信息等),按照批次先后順序,依次自動錄取,額滿為止。平臺即時將錄取過程和結果通過手機向申請人推送。民辦學校錄取新生同公辦學校一樣,先由學生及其家長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登錄“襄陽市義務教育招生平臺”,每生限定只能選擇一所民辦學校提交申請,如實填寫申請信息。平臺根據申請信息確定錄取形式和對象。登錄平臺提交申請時間結束后,當申請人數小于招生計劃數時,提交申請的學生全部錄取。當申請人數大于招生計劃數時,試行電腦隨機搖號進行錄取,具體辦法由主管教育局根據相關規(guī)定和實際情況確定。無論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第一輪錄取結束后,有剩余招生計劃的學校,或者有未被任何學校錄取的學生,由平臺根據就學需求、申請條件、交通狀況以及學校承載能力等因素,綜合分析,進行調節(jié)錄取。
全市義務教育統(tǒng)一平臺招生已納入市政府教育改革推進項目,此項工作涉及范圍廣,工作難度大,社會關注度高,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關系到教育公平和社會穩(wěn)定,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要高度重視,要在各級政府領導下,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按照“屬地管理”和“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招生政策,強化責任擔當。為了加強對平臺招生工作的領導,市教育局成立義務教育平臺招生領導小組,局長程敬榮任組長,副局長肖艷芳任副組長,各科室科長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李國權任主任,周婷任副主任,帥忠奎、畢啟軍、劉樹德、朱宇紅、陳連娥、吳興昀為成員。各縣(市、區(qū))教育局、學校都要成立相應工作專班,教育局局長、學校校長是平臺招生工作第一責任人。各地各校要在全市整體框架下制定本地本校實施方案,明確招生片區(qū),完善招生辦法,制定應急預案,確保招生工作平穩(wěn)有序。
1、宣傳動員。2020年4月,召開全市義務教育統(tǒng)一平臺招生工作推進會,交流平臺招生試點經驗,介紹全市平臺開發(fā)建設情況,部署全市平臺招生相關工作。通過各種媒體宣傳義務教育統(tǒng)一平臺招生政策,力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2、審核備案。各縣(市、區(qū))教育局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調整完善劃片方案,審核民辦學校辦學資質,對各學校招生計劃的申報情況進行實地核查。各地確定的劃片方案及招生計劃于5月底報市教育局備案。3、系統(tǒng)培訓。6月,組織全市平臺招生系統(tǒng)性培訓,通過現(xiàn)場直播、制作操作視頻等方式,對學校教師、學生及其家長如何登錄平臺、填報信息、上傳資料、獲取錄取結果等平臺操作全流程進行培訓。在培訓基礎上,開放平臺招生系統(tǒng),學生及其家長登錄平臺,提交申請信息,平臺即時進行大數據比對,初步確認預錄信息。4、公布結果。7月份,針對平臺在大數據比對過程中產生的疑難問題進行實際核查,逐一解決,落實到位。8月,由平臺推送錄取結果。為嚴肅招生紀律,規(guī)范招生秩序,紀檢監(jiān)察和教育行政部門將組成專項監(jiān)督組,對全市義務教育統(tǒng)一平臺招生進行全面監(jiān)督,對違規(guī)招生行為,一經查實,將按有關規(guī)定分別對責任人予以追責,因不作為、亂作為或違反招生規(guī)定而引發(fā)群體性事件,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依法依規(guī)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來源:襄陽教育網